<object id="0i2mk"><tr id="0i2mk"></tr></object>
  • <table id="0i2mk"></table>
    <table id="0i2mk"></table>
  • 高級搜索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國內
    歐盟“史上最大碳市場改革”對中國影響有限
    | |

      4月18日,歐洲議會批準了“Fitfor55”2030一攬子氣候計劃中的三項與氣候變化掛鉤的重要歐盟法律草案,包括改革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修正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相關規則以及設立社會氣候基金。上述法案被國際社會認為是歐盟“史上最大碳市場改革”,由歐洲議會批準后,需再經歐洲理事會確認,才能最終生效。


      據了解,這項“Fitfor55”計劃于2021年公布,提出了包括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在內的12項系列舉措,承諾歐洲2030年底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將減少55%。其中,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奉行“污染者付費”原則,是歐洲氣候政策的核心,也是實現歐盟氣候中和目標的關鍵。


      該法案提高了目標,即到2030年,EUETS涉及的行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較2005年的水平削減62%,較此前歐盟委員會提議的目標高出1個百分點。還計劃在2026年-2034年間,逐步削減免費發放的碳排放額度,并為道路運輸和建筑燃料創建單獨的新ETSII項目,這兩個行業最快將于2027年為溫室氣體排放付費。如果屆時能源價格較高,則實施時間可能推遲至2028年。


      而在今年3月14日,歐洲議會剛剛通過法案,將碳市場儲備機制延長至2030年。這項法案規定,作為歐盟碳交易體系內的企業可以通過購買配額來滿足自身的排放,或者在完成減排目標的情況下把多余配額出售到市場。事實上,為保證碳配額供需平衡,歐盟委員會自2019年就開始實施碳市場穩定儲備機制。法案同時要求,各成員國應保證碳排放總額不超過其年度碳排放分配額度。然而,僅僅時隔1個月,歐洲便決定將逐步削減免費發放的碳排放額度。


      此次歐洲議會上,修正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相關規則草案,并予以通過。這意味著全球首個碳進口稅即將落地,CBAM也成為全球首個以碳關稅形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機制。據歐洲議會公告,CBAM涵蓋的貨物包括鐵、鋼、水泥、鋁、化肥、電力、氫氣以及一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這些商品的進口商,需支付生產國家的碳價格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中碳配額價格之間的差價。


      據華盛綠色產業發展研究院測算,此次歐盟碳關稅實施后,將增加中國出口歐盟的相關企業6%-8%的成本。對于此次歐洲議會宣布的計劃在2026年設立歐盟社會氣候基金(SCF),對中國及歐盟以外的國家則影響不大,主要是確保歐盟國家氣候轉型公平和社會的包容性。全面實施后,SCF將通過拍賣ETSII配額籌集最高達650億歐元的資金,另外25%由各個成員國支付,預估總額達867億歐元。受能源和交通資源匱乏影響的弱勢家庭、小微企業和交通用戶將從中受益。


      專家研究認為,歐盟上述法案將對全球產業鏈產生影響,進一步改變全球貿易中的各國分工,為中國帶來挑戰,但影響有限。事實上,在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影響下,中國碳市場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正向影響。首先,歐盟碳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促進了中國碳市場的建立。中國近年來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碳排放管理政策,并開始推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進一步推動碳減排工作。其次,歐盟碳市場的體制設計和管理經驗,對中國碳市場建設具有借鑒意義。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是在歐盟成員國協商下建立的,考慮到了每個成員國的實際情況和特定領域的利益,具有適度的靈活性,也為中國碳市場建設提供了參考和借鑒方案。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